本文共 1747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
2016年9月12日,数据港张北数据中心启动仪式暨京张“中国数坝”峰会在河北省张北县召开。
会后,数据港总裁曾犁与副总裁王海峰接受了媒体采访,对现阶段用户对数据中心需求的变化以及数据港在应对这一需求方面创新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和介绍。
“大规模”和“高效”成数据中心用户首要压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叠高了对数据计算和存储的需求,用户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和以前相比有着巨幅的增加。这就引出了数据中心用户面临的首要压力,即“大规模”。规模大意味着不仅单点大,更为重要的是点多,而多点部署运营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标准化,从设计到建设再到运维都需要标准化。然而与此同时,用户面临多个数据中心供应商的状况,不同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效率参差不齐,以致各种标准无法落地,从而给用户的业务运行带来巨大风险。
在交付时间和节奏方面,为减轻资产压力、折旧带来的的成本损失,保证资产投资、业务需求和供应平衡就显得弥足重要,因而也对数据中心的交付时间和灵活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规模大,在多个地点实施易形成偏差,一个单一的运维事故则很可能导致全局性的影响和灾难性的后果,这在近两年,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银行业数据中心均出现了一些宕机事故。
且大规模本身对节能减排自带天然要求。在数据中心成本机构中,60%以上是能源成本,因而降低能源成本和能效管理关系着数据中心整体的成本控制。基于此,摆在数据中心用户眼前的首要问题即是情节能源的采用,现在普遍使用的化石能源对全球气候和空气质量都带来负面影响,用户对绿色数据中心的呼声越发高涨。
而“大规模”又带来了“高效”的需求。云计算的快速演进让以往零散的数据中心需求向云计算服务转变,这促使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对于定制数据中心的交付能力和投入运营能力提出更高需求。在节能、减排方面,用户在数据中心能源管理、降低PUE、减少碳排放方面面临压力。
特别是在智能化运维管理上,现有的运维有本地的监控平台,但缺少集成化的统一管理平台,缺少成型的运维体系,以“有监无控”、缺少细化的执行管控、设备事故后处理以及缺少事故间的关联性为典型特征,可以说,目前数据中心的运维还是以运维人员为中心,尚未实现运维管理的智能化。
数据港张北数据中心具战略意义 定制化优势凸显
为解决用户面临的这两大烦恼,数据港张北数据中心的启动则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内定制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先行者,数据港成立六年,主要服务于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而此次张北数据中心的建设也颇具战略意义。
据数据港总裁曾犁介绍,从布局来看,张北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了从华东到华北乃至迈向全国布局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市场来看,北京市场占全国的40%,是数据中心行业最为重要的市场,且政府大力支持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加之张北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和能源优势,可以服务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市场,几乎可以满足现今所有的互联网应用,而综合成本只有北京的一半。
另外,数据港和阿里巴巴在张北项目上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联合创新,可以说为国内数据中心产业树立了全新范式。同时以张北基地为基础,提供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全产业链服务,包括:设计规划咨询、建设总承包、运维外包、验收验证、培训、包括备品备件在内的高级运维服务等等,服务整个数据中心产业上下游。
此外,为满足用户需求,数据中心需要不断根据应用做定制化的优化,而定制化数据中心亦在近年来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在数据港副总裁王海峰看来,数据中心行业也是典型的标准限行。其标准主要分为三个类别,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无论是商业上、技术上还是在运维服务上,最符合企业用户需求的一定是企业定制数据中心所遵循的企业标准。而定制数据中心的核心在于让用户的TCO和运营服务质量得到保证。随着云、大数据以及数据中心行业的不断成熟,用户亦将变得更为理性,而对于定制数据中心的需求也势必将从超大用户逐步向大中型数据中心用户过度。
未来,数据中心将朝着可持续运营、智能化运营以及采用绿色清洁能源的绿色数据中心方向演进,在这一过程中,数据港将依托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自动化管理平台,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智能化运维,并通过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打造更为绿色的数据中心。
本文转自d1net(转载)